職安衛權責單位與職安衛管理系統
為保障員工擁有安全與衛生無虞的工作環境,我們分別在各營運據點設置職業安全衛生專責單位:台灣總部為人資行政處環安室(設置職業安全管理師1人、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1人、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1人)、蘇州廠為安全生產委員會(共19人,其中員工17人、資方2人)、越南廠為EHS環安小組(共48人,其中員工代表40人、資方代表8人)。其職責主要為工作環境管理、傷害和健康負面影響的預防、環安衛管理的持續改善、確保遵守相關法規。2023年蘇州廠安全生產委員會開會討論議題包括EHS雙體系運作管理狀況評審、有無重大人員傷害及消防事故事件、月度緊急演練及教育訓練完成效果分析報告、月度職安衛工作經費投入報告、客戶及外部職安衛稽核狀況報告等,並維持平均1個月1次的開會頻率,於2023年共開12次會議,善盡職業安全衛生之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
蘇州廠與越南廠皆取得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其範圍分別涵蓋蘇州廠所有員工、非員工工作者55人,越南廠所有員工、非員工工作者53人(保全、員工餐廳人員、回收處理人員),蘇州廠2023年同時取得當地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評定;總公司則遵照台灣《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工安全衛生法》、《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並訂定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且印製成手冊,使勞工了解各項應遵守之規範。瑞軒科技藉由落實職安衛管理或遵守相關法規要求,保障員工的健康與安全。
瑞軒蘇州廠 ISO 45001證書
瑞軒越南廠 ISO 45001證書
職安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針對營運廠區工作環境,瑞軒透過風險評估流程鑑別出廠區之潛在危險與安全衛生風險,並針對風險項目進行改善和預防,此流程涵蓋廠區所有人員,包含員工、承攬商與進廠客戶等。另委由第三方機構對全廠安全風險查核匯總,按D=L*E*C法(註)分級管控,共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其中重大風險、較大風險為不可接受風險。
註: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三個變數的乘積為D(danger,危險性)。
蘇州廠2023 年風險評估依政府委派專家定期評審為無重大風險。以無重大風險作業環境裡,相對較大風險區域主要為10KV 高壓配電房、35KV 高壓配電房、垃圾回收區。日常管理將依據法規、公司管理文件及定期防雷檢測、防火巡查、規範配置消防設施、人員安全教育培訓、配發個人防護設備(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等措施管控風險。蘇州廠並繪製各區「風險四色圖」現場張貼,各崗位風險製作風險防控告知卡,便於每位員工清楚崗位風險及對應防護措施。廠內也會進行例行性職業病危害因素辨識及評估,每年依法規要求邀請第三方對全廠生產流程做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查、檢測及管控現狀評價,並向監理機關回報結論。
越南廠訂有「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控制程序」,透過政府核准的工作環境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廠內勞動環境風險監督和評估,同時工廠端風險進行改善和預防,每年會進行至少1 次風險評估,並透過風險評估結果進行廠內改善。各部門各自進行風險評估,對於風險的類型和特點,編寫不可接受風險一覽表和危險源識別及危害程度評估表。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較無風險,分別用紅、橙、黃、淺綠、深綠等五種顏色標示;依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安全風險資料庫,並制定相關管理措施,重大風險為公司領導層一同制定風險管控措施,較大風險由各廠區廠長階級制定管控措施,一般風險由班組長重點管控。所有風險評估透過PDCA 持續循環。越南廠2023 年風險評估結果重大風險為高空作業( 超過2 米以上)、高壓電力操作,風險內容與主要管控措施請詳下表。較大風險主要為操作沖壓成型機台噪音較大,可能造成職業病情況,需定期每6 個月安排一次職業病體檢及現場發放和要求配戴抗噪耳塞,另一為操作沖壓噴漆區域會有粉塵,可能造成職業病情況,需定期每6 個月安排一次職業病體檢及現場工作有發放和要求配戴手套、口罩、護目鏡及抗噪耳塞。同時廠內EHS 組員也會於每日進行現場工作環境稽核,適時增加防護措施,進行廠內優化和培訓,確保廠內工作環境安全。
安全健康措施
2023年緊急應變演練
演練項目 | 演練人次(人) | 訓練時數(小時) |
---|---|---|
消防安全 | 5,424 | 19,665 |
化學品洩漏 | 222 | 444 |
電梯被困 | 37 | 74 |
機械傷害 | 153 | 459 |
觸電 | 63 | 126 |
食物中毒 | 153 | 306 |
輻射安全 | 19 | 38 |
職業傷害管理
瑞軒科技針對工傷事故(如一般性、傷亡事故或重大事故),皆由專人立即通報處理,並遵守法規辦理。集團廠區事故通報流程如下
台灣總部與蘇州廠所有員工有權拒絕有危險之虞的工作,並不會受到恐嚇、威脅或處分。越南廠若員工在到職後發現該工作區域與原先說明位置不符,有風險之疑慮,可提出停止合約且免受相關處分。若工作區域有風險問題,直至改善完成前,員工有權拒絕在該區域進行工作,直到相關保護措施和環境得到改善為止。同時有相關檢舉人保護制度,防止員工遭受威脅恐嚇。若出現緊急狀況(較大火災風險、人身安全風險等),員工與承攬商有權利立即撤離現場,並由此造成公司或人員相關損失不追究責任。越南廠無發生任何職業傷害情形,蘇州廠情形如下:
瑞軒員工職業傷害統計(蘇州廠):
正職員工 | 約聘員工 |
---|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事故數量 | 0 | 0 |
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事故比例(註1) | 0 | 0 |
嚴重的職業傷害事故數量 | 0 | 0 |
嚴重的職業傷害事故比例(註2) | 0 | 0 |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事故數量 | 0 | 0 |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事故比例(註3) | 2.76 | 0 |
損工日數(註4) | 36.8 | 0 |
總經歷工時 | 1,086,956 | 0 |
註1: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 死亡人數*106/ 總經歷工時。
註2: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 嚴重職業傷害人次*106/ 總經歷工時,嚴重職業傷害人次為損工日數超過180天者且不含死亡人次。
註3: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人次合計*106/ 總經歷工時,可記錄之職業傷害人次為一般職業傷害人次(損工日數180天以內者)+嚴重職業傷害人次+死亡人數。
註4:損工日數比率=總損工日數*106/總經歷工時。
針對此4起傷害的類型與改善行動請詳下表說明:
2023年瑞軒科技台灣總部、越南廠無員工及非員工職業病案例,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比率、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失能傷害頻率FR)以及損工日數比率(失能傷害嚴重率SR)均為0。
正職員工 | 約聘員工 |
---|
職業傷害主要類型: 機械傷害、交通事故 |
職業傷害主要類型: 夾傷 |
改善行動: 1. 進行人員安全教育。 2. 完善防呆設施。 |
改善行動: 1. 教育宣導正確佩戴防護用品。 2. 提高人員自身安全意識。 |
職安教育訓練
瑞軒積極降低人員事故發生率,除了對內部人員實施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也將訓練對象擴及承攬商。2023年瑞軒全集團進行新進人員、EHS專員、承攬商等職業安全訓練共14,406人次。另外,為確保事故發生時人員能及時反應,台灣總部與廠區皆進行消防演練,廠區更執行化學品洩漏、觸電等情境的緊急演練。培訓後安排測驗,不合格人員需再次受訓;緊急演練需在時間內通過演練,以確保培訓和演練的有效。透過全員參與建立安全衛生文化,共同打造無事故的安全工作環境。此外蘇州廠與消防救援隊舉行聯合演練,項目包含電梯受困、機械傷害、壓力容器爆炸等專案演練,模擬發生危害時應如何自保,2023年蘇州廠共發生4起事故,較去年6起事故下降33%,顯示教育訓練成果的有效性,且於2023年成為成功通過「二級安全標準化」企業。
2023年職業安全衛生訓練
訓練項目 | 訓練人次(人) | 訓練時數(小時) |
---|---|---|
新進員工職業安全衛生訓練 | 2,092 | 4,320 |
職業危害崗位人員專項培訓、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操作培訓、法規培訓、用電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防中暑應急處置 | 8,832 | 16,239 |
消防器材及安全培訓、特種設備及上下班道路交通安全規範 | 1,494 | 10,717 |
自衛消防編組演練及驗證(包含滅火訓練、通報訓練、避難引導訓練及綜合演練) | 211 | 844 |
傷口急救基本知識及實用急救說明培訓 | 205 | 820 |
化學品危害預防措施、安全監督及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培訓 | 140 | 1,120 |
遵守職業安全衛生,採取預防、消除和控制危害因素措施訓練 | 1,432 | 11,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