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軒科技成員亦參與基金會營運事務,基金會董事成員之一為瑞軒科技董事長。2023年為瑞軒科技第九年捐助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後稱瑞信基金會/基金會),當年度捐款新台幣200萬元;除捐款支持外,瑞軒也與基金會長期攜手投入病童關懷活動,例如:提供兒少醫療補助、建置兒童友善醫療空間、兒童友善醫療服務、舉辦兒少醫療講堂、頒發兒童醫療貢獻獎、偏鄉醫院病童聖誕節關懷活動及其他不特定活動等。
協助建立兒童友善醫療空間
瑞信基金會致力於建立兒童友善的醫療環境。所謂的「兒童友善醫療」意指在醫治身體病痛的同時,也照顧孩子在醫療過程中的情緒,緩和兒童與家庭對於醫院環境及醫療過程中產生的害怕、焦慮等情緒壓力,有助於讓醫療措施能更順利完成,進而提升醫療品質及成效。其中一個重要概念是「以兒童為主體」。目前,瑞信已與國內十一家醫院合作,在這些醫院共建立了十八個兒童友善醫療空間。兒童友善空間的建立並不僅僅意味著在牆上貼上卡通圖案,而是要營造出「童趣」的醫院休憩空間。重點是讓空間內的所有元素(如壁畫、公共藝術品)能與孩子和他們的陪伴者互動,幫助孩子適時轉移對病痛或醫療行為的恐懼感。此外,也需要考慮元素的放置位置,以孩子的視野高度為出發點,讓孩子不僅能看到這些元素,還能夠輕鬆的觸碰和接觸它們。
兒童友善空間和一般的兒童遊樂區不同,需要採用通用設計,並關注共融的理念。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舒適地與環境互動,提供「無障礙設施」給可能需要使用點滴或坐輪椅的孩子。此外,需要加強感染控制,對於選擇建材也要有更嚴格的限制,以避免使用難以清潔和消毒的材料。同時,也必須考慮安全性問題,例如防止孩子攀爬危險設施或禁止採用可能卡住孩子身體的設計。瑞信希望通過擁有童趣的公共藝術品、溫暖的顏色、豐富的圖案和特殊的遊戲室,讓孩子感到熟悉和安心。這些療癒的環境充滿了探索、發現、學習、成長和生活等重要元素。從孩子進入醫院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能感受到如陽光般的正面能量,感到安全和溫暖。即便面對疾病的挑戰,他們也能與家長一起開心探險。這樣的環境不僅可以減少孩子對自身病痛的關注,還可以透過遊戲紓緩不適和焦慮,同時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有助於進行醫療行為。
瑞信兒童天地空間設計特色
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
為了鼓勵長期在兒童醫療領域作出貢獻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瑞信基金會於2005年成立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該獎項每兩年舉辦一次頒獎典禮,旨在表揚長期致力於兒童醫療的醫護人員,並以高規格的榮譽表彰他們辛勤付出的努力。同時,瑞信基金會希望透過這種表揚的方式,激勵更多的醫護人員加入兒童醫療領域,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自2005年首屆至2023年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共表揚了58位卓越個人,包括終身貢獻獎、中流砥柱獎、兒科新銳獎、兒童護理獎和焦點貢獻獎等不同獎項。同時,還有8個優秀醫療團隊受到了表揚。瑞信基金會將繼續舉辦「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致力於尋找更多在兒科領域具有典範作用的醫護人員,並集結更多資源投入國內兒童醫療事業中。
頒獎合影
「第十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計7名醫、護理師與1組醫療團隊獲殊榮,分別為劉淳吟護理師(前排左二)、陳慧玲醫師(前排左三)、李明亮教授(前排左四)、吳昌騰醫師(中排左二)、陳國銘醫師(中排左四)、蔡育承醫師(後排左四)、朱欣蘭護理師(後排右二)及臺大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療照護團隊。
聖誕歡樂列車
瑞信基金會不僅致力協助生病的孩子與家庭提供經濟協助,更結合專業團體及志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務。自2003年起瑞信基金會透過瑞信歡樂大使與志工組成「聖誕歡樂列車活動」團隊,透過巡迴全台醫院以探望、送禮方式關懷病童與家長,使長期因病所苦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愛與溫暖,不因疾病而錯過該有的童年。巡迴過程中,團隊為就診與住院的孩子及辛苦的照顧者帶來精彩活動,如年節禮物、音樂、戲劇表演、遊戲等,甚至陪伴與諮商,期盼帶給因就醫而心情沉重的病童與家人笑聲與歡樂。2023年聖誕節前,我們向企業、團體與社會愛心人士募集共1,357份禮物,並分送到北中南東共9家兒童醫院,我們在聖誕節前夕到訪新竹馬偕兒童醫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屏東榮民總醫院、台東基督教醫院等醫院由聖誕老人親手發放聖誕禮物給病童,希望帶給孩子一個驚喜又開心的聖誕節。此外基金會也定期由志工手寫卡片鼓勵病童,瑞軒科技亦號召員工參與此活動,向基金會領取生日卡片,書寫插畫美編卡片替病童打氣。